他所说的相互解释就是将中西哲学看作是时代的差别、某种形式的差别,但二者之间能够通约,西方哲学的特点在于概念明晰、逻辑清楚,而中国哲学则有拖泥带水的毛病。
弄清这种相似与区别,不仅有助于理解情感哲学的基本特征,而且有助于说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。[11] 道德情感动机、意志和思想也是事实,不过这个事实是感情的对象,不是理性的对象。
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程颢说,圣人之常,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,这所谓无情,并不是真无情,只是无私情,即不在躯壳上起念,只要放开心胸,在万物中一例看,大小大快活。人有实现道德理性的内在动力和能力。要建立哲学的理性权威,必须将情感因素排除在外。儒家哲学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的,孔子所提倡的真情实感就是以爱与敬为内容的,孟子则进而提出四端说,把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四种道德情感作为人性的根源。
他的著名的人驾马车的比喻,把理性置于最高地位,把情感和欲望看成是被理性所驾驭的工具,这实际上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。这种天赋道德论,能使人树立道德尊严、人格尊严。思是指思维活动,不是指思想观念。
如果人人都能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,就会使自己的仁性、良知或德性实现出来。心可以应万物,却不能随物而转,不然就失去自主性。它在认知方面虽有不足,但在实践方面确有贡献。因此,它虽然高扬了主体精神,却没有分化出德性主体、认识主体、审美主体与社会政治主体等不同领域。
未发之体具有善或向善的能力,但意之所发却未必为善,这里便有自我选择的自由。道家也讲志,但不讲善恶,这就保证了意志自由。
对此,清代阮元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,他的考证和解释是符合中国哲学精神的。二、内向性特征 心灵作为完满自足的绝对主体,只是就其潜在性、可能性而言,并不是完全现实的。这种哲学,缺乏外在的神圣裁判者,使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。要改变内向性的封闭主义,就要自觉地实行自我转向,开放心灵的求知欲、好奇心,发展自由理性,树立客观理性精神,使内省式的心理定势转变成内外交流互动的形态,在自我修养与向外发展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、积极的互动。
正如孟子引孔子语曰:出入无时,莫知其乡,其心之谓与。内向性特征还表现在自我反思上。因此,需要返回到自身,进行自我反省、自我修养、自我完成的工作。康德的重点仍在理性,中国哲学的重点则在实践。
所谓无限,也只是说明心灵存在的可能性或极限而言,凡存在者都可感通,甚至可以归于虚寂本体,但这并不是说,心灵是神一样的绝对实体。心是活动的,不是静死的,其中有情感、意志、意念、欲望、感觉、知觉、思维等多种多样的活动。
这一切都是通过神来实现的,而神与心是不可分的。这又一次说明,意志、意向活动是一个实践的问题,不是观念构成的问题。
以木尖为心,正说明心的根本意义是生长和发育。这是为己之学、成己之学,也是修己之学。又如意和志之间、知和识之间、念和虑之间,也有很多区分与联系。五、心灵的开放 综上所述,中国的心灵哲学有丰富内容,有独特贡献,特别是功能性特征与意向实践性特征,对世界哲学将会作出贡献。庄子的真心说与虚室生白说,事实上把心提升为一切价值本体。以前引孟子所说的心之官则思[1],就是如此。
中国的心灵哲学就是建立在这一解释之上的。如果进行一些分析,我们能够发现,道家似乎更侧重于审美主体,但是就其本来意义而言,它同样不是分析的,而是整体论的,因为其中同样包含着真理和德性问题。
中国古代文献,对心字有多种解释、多种用法,其中,最重要的一种解释就是活动与功能。这里已经引入了目的性意义。
如心学派所说的心中自有圣人就是如此。因此圣人只是一个境界。
生长、发育是一个过程,因此也可以说,心是过程。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放心。[2] 见《研经室集·释心》。当然,中国哲学也有缺陷,主要是整体论的绝对主义和内向性的封闭主义。
它要实现出来,则必须通过作用心,或呈现为作用心。这虽是王阳明的说法,但符合整个中国哲学的精神。
如果意在别的地方呢?良知虽然规定了意之所在,但并不能保证必然实践,所以才有致良知的问题。虞翻注说:坚多心者,枣、棘之属。
中国哲学反映了大陆型社会的民族性格,同样造就了这样的民族性格。这是不是心灵的失控?要解决这类问题,确实需要提高心灵境界,这正是中国心灵哲学的优势所在。
中国哲学就是属于内向型的,但这不只是个体的,而且是民族的。《周易·说卦》曰:坎,其于木也,为坚多心。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认为,中国哲学(特别是儒家哲学)显发或挺立了道德主体。今日要弘扬传统哲学,除了同情和敬意之外,还要有理性的批判精神,实行真正的心灵转向,使心灵变成一个开放系统。
未发为中,其发未必为和,只有发而皆中节者为和,中节、不中节则由各种心理因素所决定。认为心灵具有绝对性统一性特征,这一点不仅为儒家所提倡,而且为道家与佛教哲学所提倡。
如前所说,天道的根本含义是生,即生道或生理,就是说,具有生命意义。程颢说:万物生意最可观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但它有内在的无限潜力,能使人看到自己的伟大。
© 1996 - 2019 雍容雅步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
地址:东河